2008年2月10日 星期日
過於喧囂的孤獨 ˙ 秧歌
回外公家前抓了兩本書,都是以前買回家沒看完的,在大年初幾那幾天看完了。
想要跟我借書的可以告訴我噢:)
過於喧囂的孤獨
這本書是捷克作家赫拉巴爾晚年的作品,可能是因為老年時期所作所以許多意境還沒法體會。但這次讀倒是比第一次讀感覺到的多了些。書裡許多隱喻,像是地溝裡的兩個鼠國爭鬥其時象徵著地上人類的爭鬥吧我想。
老打包工回憶年輕時代,看著街上蝴蝶般臉龐的年輕人。第一次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看身邊的事物,我嘗試著。回鄉下看到的許多老人,沒有進步的老社區,停留在數十年前。
前人偉大智慧集結在書中,老打包工漢嘉腦子中塞滿了這些喧囂無法停止神經質的思考,對照著現實生活的孤獨,我想起學而不思則惘,思而不學則殆,像漢嘉這樣又思又學,卻似乎與社會格格不入,是不是沒有行萬里路呢XD結尾走進打包機,並在身上展開所喜愛的一本書,很特別,也很符合他。
秧歌
這本是張愛玲的秧歌,一開頭就說這本書也可以命名為餓,在大吃大喝的過年期間看這本書有如一陣雷劈下的感覺。於是我窩在羽絨睡袋裡,抵禦書中傳來的飢餓感與陣陣寒氣XD
熟悉的細膩筆調娓娓道來,不是一次就攫住你的餓的感覺,藉由金根妹出嫁到月香回鄉勞動到顧岡的到來,層層撕開政府頌揚豐收年的假象。這樣的飢餓感更令人難以忍受。張愛玲真是高竿!
最令我情緒波蕩的片段有幾個,一個是金根妹回娘家向月香借錢,碰一聲放下飯碗走到門口抽旱煙的金根。和最經典的,月香找不到金根看到金跟的外套包著她的外套的景象。抓住月香的腳踝的瞬間!所有事件的連結張愛玲沒有讓讀者喘一口氣,就這樣帶著,激動著!
最後的那段悶悶敲鑼打鼓的隊伍走在山中,彷彿飢餓永遠不會結束。一口氣看完這本書,說不出是享受還是什麼感覺?哈哈!也許是飢餓的感覺,但不會令你立刻想要去大吃飽餐一頓,而是想要細細的嚼著,感覺吃東西是多麼幸福的事。
一定是因為沒有電視沒有電腦的關係XD
我接下來還想看一些小說,如果看完了再打上來跟大家分享吧!還有一些電影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哈我想要看秧歌(舉手~~)
回覆刪除最近看了比較多外國翻譯的書
想換換口味
我也很喜歡看張愛玲的小說
是一種細細品嚐的感覺
要看的很慢很慢,然後放在心上慢慢的嚼著
好呀!我開學拿給妳~
回覆刪除對呀,張愛玲的小說很適合拿來慢慢品嚐的:)